第(1/3)页 商人们为难的点在于,李昭这里的进货价都已经到了一文钱一个蜂窝煤,那么他们这些商人,至少也要卖到一文五分钱,甚至是两文钱,这才有利润空间。 因为他们是有运输成本的。 蜂窝煤卖到两文钱,这等于是将普遍的市场顾客都给排除了。 因为买得起的终归只是那些豪门乡绅、世家大族之流。 “殿下……就不能便宜一些吗?” “我也想便宜啊!”李昭苦笑道:“难道我交州的东西不都是奔着便宜去的吗?” 大家沉默。 交州的东西好又便宜是公认的。 李昭所做的很多东西,其实都是奔着让普通人也渐渐用得起去的。 但是,李昭初期如果连最基本的研究成本和工人成本都拿不到,这个生意注定是做不长久的。 到时候,他裤衩子都要亏光。 不说赚钱,至少,也要支出和收入持平。 “现阶段只能如此!”李昭安抚道:“若是等以后经济好了,大家更有钱了,想来这东西更好推广一些。” “我交州投入的成本太大了,我也没必要骗你们什么,但凡是能降价的我都降价了。” 尽管被李昭已经坑过了很多次,但他们还是愿意相信李昭说的是实话。 在做这些生意这块上,李昭很少耍心眼子。 虽然一文钱的拿货价的确是有些高,但他们还是愿意合作。 真正的有钱人家也不缺少这点钱。 “那我们先签合作契约,我需要三万枚蜂窝煤!” “我需要两万!” “我需要四万!” 当有第一个人开口后,其余商人纷纷开口。 贵虽然是贵了,但到时候卖出去的价格也会更贵。 有钱人不在乎钱,他们在乎的是体验。 既然普通民众的市场暂时攻入不了,那就干脆放弃。 就像李昭所说的那样,现在都属于灾后恢复阶段,大家都没多余的钱财消费也实属正常。 等到全国各地都稳定,百姓手里的钱都开始富裕起来后,这蜂窝煤的市场自然是大大的有。 不知不觉间,李昭这里的蜂窝煤产业链,也正式开始形成了。 第(1/3)页